秀巢网:互联网家装套餐的阳谋和阴谋

 
 
家装套餐在互联网热的带动下,呼声越来越高,许多传统家装公司也纷纷加入了这一阵营。短期看来,对当前的消费者是一个利好,毕竟表面上还是能够节省一些成本。但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宽一些,放远一些,很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将其归结为阳谋和阴谋,很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家装套餐的前世今生
 
 
家装套餐,绝不是什么新名词,其实早在10年前就有了。家装套餐的鼻祖是当时的三优实创(现在改名为实创装饰),业界那句著名的广告语“28800,精装搬回家”就是源自于他家。这种创新的报价方式,很快就给实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让实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举步入了北京家装市场的前十强。
 
尽管如此,在之后的数年内,实创始终无法让套餐成为市场的主流,一直是低端装修的象征。当时选择套餐的客户有两种人,概括起来就是两种“手拉手”的人:一种是小两口,新婚燕尔,手拉手来到套餐装修公司,图的就是便宜和省事;另一种是老两口,相互搀扶,也是手拉手来到套餐装修公司,也是本着省事和便宜来的。而那些中高端的客户则很少拉手,两口子要么谁走谁的路,要么只来一个,偶尔也有手拉手一起来的,女方就会被视为“小三小四”之类的。所以,套餐装修就如同餐饮中的自助餐一样,一直没有登上大雅之堂。
 
转折点正是在2014年下半年,以雷军为代表的互联网大佬们开始布局家装O2O,套餐装修突然间摇身一变就成了互联网家装的代名词,甚至某家居界老板还声称,套餐就是互联网家装。
 
不知道今天的实创装饰创始人孙老板会怎么想,自己做了10年的套餐了,始终没有引来多少关注,但互联网大佬们的一个小小投资行为却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套餐家装被称作互联网家装了。注意,仅仅是“投资”而已,还不是“创办”,难道做金融的投资了装修,就可以叫金融家装了?看来投资人是谁还是很重要的。
 
互联网家装套餐的阳谋
 
 
阳谋是基于现在的,摆在明面上,大家都能看得见。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人们都是懒惰和恐惧的,家装太复杂、太繁琐,人们不愿意费心,更不愿意上当。家装套餐被策划出来,就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让人们懒惰一些,恐惧少一些,让过去不可量化的家装行业至少具备了一些量化的可能性,比如价格和工期等,消费者至少有了一些直观的比较指标。
 
从家装公司的角度讲,更多只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在“互联网 ”的声势下,许多传统的家装公司甚至是中高端的家装公司也开始纷纷自降身价推出家装套餐,甚至谁家要是没有几款套餐产品,出门都不好意思给别人打招呼,消费者也可能认为你不能与时俱进。
 
这样的场景应该由衷的感谢那些投资家装业务的互联网大佬们,正是由于他们对市场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培养了消费者的习惯,家装套餐才被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了,否则,家装套餐可能依旧还是过去低端消费的代名词。
 
互联网家装套餐的阴谋
 
 
与阳谋比起来,阴谋是基于未来的。我看到的阴谋也更多一些,或许是基于对家装的深爱,不愿让她经受摧残,但愿只是一种疑虑。
 
首先,家装套餐解放部分人性的同时,也违背了部分人性。第一,人性是追求美好的,但家装套餐却没有这个属性,在套餐体制内,消费者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出来的装修效果就那么几种,千篇一律,根本就谈不上美好可言;第二,人性是崇尚公平的,但家装套餐也没有这个属性,比如说,同样是两所100平米的房子,户型不一样,结构不一样,装修项目不一样,装修成本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但到最后支付的费用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消费者替另一个消费者买了单,这是显失公平的。
 
另外,互联网家装套餐将使得家装行业从此进入了更加恶劣的价格竞争阶段。从699,到688、599、588、488……谁的价格如果不能更低,就不会吸引眼球,甚至很难在市场上立足。我所担心的是,当家装公司和消费者都把眼球聚焦在价格上的时候,人们装修的美好初衷只能被大幅度牺牲,牺牲设计水平,牺牲工程质量。
 
还有一层担心是,中国的家居设计文化将进一步受到摧残。互联网家装套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收设计费。想象一下,一个没有家装设计师的中国家装市场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中国家装市场,好不容易从免费设计过渡到收费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了设计文化的研究和积淀——这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但目前看来,在互联网家装套餐的冲击下,恐怕又要岌岌可危了。
 
 
最后,也是我最担心的,最大的阴谋可能是传统的家装公司纷纷死亡,于是消费者成为了待宰的羔羊。大家都知道,家装套餐只是互联网进入家装行业的一个武器而已,并不是互联网家装的全部,武器是干什么用的?是来杀敌的,武器的使命价值是远大于武器本身价值的,比如手榴弹,本身是一个武器,但把它扔出去以后,就没打算让它回来,它的使命就是为后续的进攻铺平道路。互联网大佬在自己的生态链上,投资了很多的企业,家装不赚钱没关系,因为在他们眼里,套餐只是一个武器,甚至家装也只是一个武器,而家庭场景入口才是战略要塞,至于盈利,就交给后续的配饰、家电、智能家居、家居服务等大部队了。然而传统家装公司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如果家装业务不赚钱,公司就只能选择倒闭。如果真的要到那个时候,家装的定价权就会易手到互联网大佬们的手里了,而普通消费者就会失去选择的权利,在享受过一段“羊毛长在猪身上”的美好时光以后,接下来就要承受“羊毛长在羊身上”的更多痛苦,到那时候,羊毛被拔一次还不够,可能要被拔好多次。